纺织品作为吴江出口的大宗商品,其出口一直保持迅猛增长。今年一季度,吴江纺织品出口4254批,货值1137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44%和46.74%,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出口数额的增加不足以说明吴江纺织行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出口的不断增加掩盖了纺织行业存在的多种问题,繁荣景象的背后,存在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安全环保指标有待提高
目前,国际市场上对纺织品质量需求从重视外观质量转向重视内在质量,在关注纺织产品的舒适性、美观性和实用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它的安全、环保等性能,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国家越来越多,要求检测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这成为我国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障碍。
今年一季度,吴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辖区内纺织企业进行的安全卫生环保检验监管中,共抽取326批样品进行实验室项目检测,经检测发现,其中色牢度、pH值、甲醛等指标不达标的有20批,不合格率为6.13%,产品的安卫环等质量指标不容乐观。
扩张模式弊多利少
今年一季度,吴江出口欧盟纺织品3085.7万美元,同比增长108%,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去年同期吴江出口到欧盟的基数比较低;二是根据中欧双方签订的《输欧纺织品备忘录》约定,2008年1月1日起,部分纺织品配额取消,我国纺织品能够在欧盟市场上享受一体化待遇。
吴江市出口纺织品尽管数量增幅很大,但由于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偏低,配额限制放开并不意味着纺织品贸易就完全自由化了,还会受16号条款的规制,一旦WTO成员认为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出口对其国内市场产生扰乱,就可以提出采取特保措施进行数量上的限制,除了特保条款之外,其他的贸易保护手段也不容忽视,比如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等等。这些措施对吴江纺织品出口的危害要比单纯的配额数量限制大得多。如果这些措施实施,将严重打击进口商信心,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将会遭到严重削弱。出口纺企需要保持平稳的增长格局,逐渐以淡化总量、注重质量为发展方向,摆脱目前单纯追求数量的扩张模式。
竞争手段和产品相对单一
目前,吴江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市场竞争手段相对单一,降价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增加出口,保持市场份额的手段。降价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生产材料、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越来越简化,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品质,间接影响就是产品逐步失去市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开发能力不强、新品种类有限、产品风格单一,从近几年吴江检验部门检验的出口纺织产品来看,有的企业常年累月出口相同的产品,而且大都是低附加值产品,与国际市场纺织品的需求不相适应。
反思吴江纺织出口企业存在弊端的同时,纺织企业更要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首先要加强管理,把好出口产品质量关。在严格执行《出口轻纺产品安卫环检验监控办法》的基础上,企业需建立有效的产品质量管理体制,实现从产品开发、原材料质量、生产工序、成品检验和检测的全过程控制,提升自身技术管理水平,加快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把与质量有关的关键点都纳入监管范围。
同时要提高产品质量,创立自主品牌。纺织行业中,出口竞争十分激烈,仅靠量赚取微薄的利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需要,要促进纺织品出口可持续发展,从单纯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效益和质量,没有产品质量作为基础,品牌建设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开发有特色、高附加值的产品。科技投入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贡献率,才能有效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纺织行业竞争力。加强技术攻关,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拓展精品产品的出口渠道,以满足中高端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