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妮芬、戴安娜、欧迪芬、雅戈尔、马克华菲,这些洋味十足的名字,很多人一定以为都是国外品牌,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打上了“洋血统”的烙印,这些品牌凭空升值若干,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有了自己的发言权。 而另一个反面的案例是,华伦天奴来到中国后,一些中国企业通过在原有名称上加前缀、后缀的方式到国外申请商标使用权,再到国内销售。这种“打擦边球”的方式,导致中国市场竟然有160多个“华伦天奴”,令真正的“华伦天奴”无力回天,品牌已经毫无价值可言。 同样是对“洋血统”的迷恋,却在中国市场上演了两出不同的戏。而实际上,更多类似的戏剧仍在上演,中国不少服装品牌在营销中正陷入了“洋血统”的陷阱里。 洋血统的独特权利现象 近年屡见关于“国产品牌在大型商场被洋品牌挤出柜台”或者“中国品牌进商场被拒”的报道。浙江某企业原来是做外贸加工的,做得很有规模,阿迪达斯、大公鸡等国外大牌都是他们的客户,后来他们自己运作了一个品牌,产品就是给国外品牌做订单的那些产品,同样的工艺和质量。但是在他们和另一个不知名的国外品牌同时竞争一个商场位置时,早早地就被对方打败。 前两天又传出南方某地的若干个本土服装品牌,因为经营不善,被本土商场“赶”出场的事件。而据说在当地,卖得最好的是国外品牌的衣服,因为有销售“业绩”垫底,自然能受到“唯利是图”的商场的青睐。 《三国演义》中,有两段著名的关于阿斗的故事,一是长坂坡赵云救阿斗,一是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阿斗。由此不觉想,乱世三国,若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赵云会如此舍生忘死?而阿斗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扶不起的阿斗”,按理说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早已料到结果如此,那这一切的波澜壮阔又是怎样产生的?血统,只有这个东西才是合理的解释。因为在他血管里流动着刘家的血,独一无二的血统就是天赋的权利。 弄懂了《三国演义》,或许我们就能理解服装行业发生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 血统就是权利,一个打品牌高附加值的权利,一个将自己的目标群一网打尽的权利。一个具备贵族血统的品牌,可以将成本50美元的产品卖到5000美元。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平民血统牌子,即使用最上乘的面料、最新潮的款式,也无法卖出好的价钱,甚至还可能由于价格过高而导致无人问津。 “根正苗红”的潜规则 处在一线的销售商经常感叹:血统越正,牌子则越响,附加值也就越高。以宝马车为例,同样都是宝马,进口的宝马却比国产的宝马价格高出许多。因为进口的宝马是“根正苗红” 的,成本、生产地点、甚至制造工人的不同,导致了价格的偏差,也就导致了同样的宝马也分嫡系和侧系。 在服装时尚界,越是顶级品牌越注重坚守“血统观念”。 Gucci集团执行副总裁、战略总监JamesMcArthu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不管别的顶级品牌怎么做, Gucci一定会继续坚持所有的产品全部在意大利生产;路易威登的总裁伊夫•卡塞勒曾对媒体表示,当顾客购买路易威登产品的时候,他们期盼的是西方的品质,路易威登品牌的神秘性与产地是紧密相连的。 再看看国内,品牌运作之初,在国外注册或者干脆起个洋名字早已是业内的“潜规则”。国产品牌中最重量级的“雅戈尔”,在起步的时候,消费者初识名字也会觉得洋味十足;杉杉的名字算是最国产了,可它旗下的意丹奴、马基堡等品牌名称无一不是洋味强劲。更不用说那些混在市井里打着意大利之类旗号的众多莫名的“舶来品”了。也因为这种风气的盛行,延伸出了一些相关的盈利机构,比如所谓的海外商标注册公司,据说几千块钱就能注册一个洋商标,而且还能提供一整套国外相关单位的证明文件。 看官们说了,这是假洋鬼子啊。一位深谙此道的服装营销老手却直言不讳地说:“营销的字典里不存在‘崇洋媚外’,营销界已证明,做品牌要懂得洞察消费者的内心。” 以日前闽南发功频繁的希尼亚为例:一个地道的闽派牌子,自2005年伊始,便全力打造“全球商务旅行男装”。一方面噱头上的“全球”二字,引出国际化血统;另一方面,在产品及终端上,以走在时尚前沿的欧式典雅风格来契合“国际血统”。此举一出,使其在2006年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 市场似乎又一次证明,不管是起洋名也好,还是在国外注册也好,甚或打点洋文化的擦边球,都能让国内服装品牌在市场上有所斩获。 而其实说穿了,种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国内消费者“崇洋媚外”的劣根性。而这种劣根性正助长了服装营销界的“洋血统”现象。 不能陷入唯血统论 有一个民间故事说,一个乞丐刚讨到半碗蛋炒饭,意犹未尽,进入梦乡。梦到自己做了皇帝,金銮殿上,嘱咐大臣:“给我打两口金缸,盛满蛋炒饭,饿了左手一把蛋炒饭,右手一把蛋炒饭。”笑过之余,我们不难看出,乞丐对富足的想象空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三天可以出一个爆发户,三年培养不出一个贵族。 熟悉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人士都知道,他们绝不仅是在卖名字,而是为你讲述名字背后的“传奇”;让你接受他们悠久的血统文化传承,给你讲美丽的品牌血统故事,展现其独特的血统个性;当你在脑海中想象这种美妙时,即使世界品牌价值不菲也购买得理所当然,也变得想即刻拥有。 而这些文化沉淀,恰恰是中国服装品牌所缺乏的。改革开放才三十年的中国,在服饰文化的基础上还比较薄弱,跟西方一百多年的现代服饰历史相比,根基远没有那么扎实,因此在高端品牌里,中国名字寥寥无几。 目前的服装界,在关于“血统论”问题的立场上,似乎陷入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境况,这是不对的,是唯血统论。这种论调正是导致“洋品牌”盛行的重要原因。 尽管中国服装品牌在本土市场上不尽如人意,但并不代表中国血统的服装就一定没有建树。利郎、柒牌、江南布衣等这些具有民族血统的中国服饰,利用中国消费者的民族情节,在文化、产品、卖场均烙上中华民族印记,此举也同样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共鸣,赢得满堂喝彩,赚得盆满钵满。 从长期看,中国还是需要大牌,特别是有民族底蕴的大牌。如同柒牌男装,其产品和推崇的精神无一不令国人扬眉吐气。“政权是枪杆子里取得的”,只有中国本土品牌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独有的品牌风格体系与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产生世界级的大牌,且形成一定的版块优势,才能真正在时尚王国里取得瞩目的地位。想一想,我们还是任重而道远。 (李宗文:服装界资深策划师、品牌中国联盟专家。其提出的“有氧运动”、“中产运动”、“旅行装备”等差异定位受到业界推崇。) 延伸阅读: 具有“血统”背景的服饰品牌代表 王室血统代表:Armani 意大利品牌,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意大利时装设计走向世界的拓荒者,乔治•阿玛尼,其旗下的系列品牌风格明显,经营成功,具有世界性的名望和影响。 王室+随意混血的血统代表:华伦天奴 华伦天奴原来是意大利的一个姓氏。1908年,由意大利鞋匠和皮革师在那不勒斯创立,以设计和生产高档皮鞋以及皮革制品为主,并迅速成长为意大利人所喜爱的品牌。来到中国后,遭遇了旷世少有的跟风与模仿,使“华伦天奴”品牌遭受严重损失,到最后甚至出现“真天子”无法生存、被逼得落荒而逃的惨境。 中式+英式混血的血统代表:爱登堡 地道的闽派服饰代表。从王杰代言+简单文化的风格,到今天英伦风尚服饰的倡导+简单文化,已然成为成功混血的典范。 民族情结血统代表:柒牌 从倡导“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的战略口号,李连杰的成功代言,到“中华立领”的推出,无一不体现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民族自尊自豪感。此举令柒牌成为中国男装的代表。 中式平民血统代表:森马 森马从创立初期就以“创大众服饰名牌、建森马恒久事业”为发展宗旨,积极开拓“虚拟生产、品牌经营、连锁专卖”之路,创造了无数佳绩,成为休闲服饰迅速成长的经典案例。
|